隔空放话“调整股比” 大众急迫发声意欲何为(2)_汽车快报
当前位置:汽车快报 > 资讯 > 正文

隔空放话“调整股比” 大众急迫发声意欲何为(2)

2019-03-28 10:26作者:WB01

  凌然认为,一汽、上汽在合资企业中的话语权较强,如果因为贸然调整导致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总体占比被稀释的话,大众的股比调整可能得不偿失。

  事实上,对于履新大众汽车集团CEO仅12天就赶赴中国完成首秀的迪斯来说,中国市场对大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1983年第一台组装桑塔纳顺利下线,到2018年大众汽车品牌在华实现累计3000万辆交付。中国市场不仅为大众带来了利润支撑,更是其斩获全球汽车品牌销量冠军过程中无可争议的“决胜之钥”。

  面向未来,随着汽车工业向“新四化”转型,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汽车产业从思维理念到商业模式都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拥有巨大转型决心和市场容量的中国正是引领变革的“策源地”之一。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原大众集团董事长哈恩曾预计:“中国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汽车市场,高度发达的数字化以及相应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也给全球汽车产业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如果说汽车工业的昨天来自欧洲,那么汽车工业的明天很可能会在中国。”

  2018年,大众在中国市场销售了421万辆汽车,占其全球销量的38.9%。在大众全球增速受阻的背景下,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大众在中国市场持续畅销的背后,中方的贡献不可磨灭。

  以一汽-大众为例,与以往单纯的技术引进不同,如今,从产品策略、营销手段、技术研发等方面,一汽-大众体系化实力的打造离不开中方团队的支持。

  据一汽-大众技术开发总监、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李丹介绍,一汽-大众正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中国互联网公司积极合作,反向推动大众集团发展新技术。据透露,由中方技术团队提出的很多技术创新已经输出到欧美、印度以及墨西哥等海外市场。

  “中国在新能源、智能互联技术领域走在了全球前列,被视为‘最新研发成果的陈列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丹曾直言,本土研发团队往往离市场更近、离消费者更近、离新技术也更近。他认为:“完全靠引进技术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中国股比限制的放开,在合资企业中,外方在商言商,提出调整股比的诉求无可厚非。但摆正位置、真诚沟通是前提,找寻双方的利益平衡点是关键。

  与20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形势、汽车产业环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股权博弈中,“一手托两家”的把戏也已经玩不转了。如果想要在中国市场真正实现长远发展,履行“做最国际化的中国主机厂”的承诺,大众更应正视合资企业里中方的话语权和贡献度,改变短视行为。毕竟,中国市场带给大众的,远比它“施舍”的多。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