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依赖宝马躺赚 软骨华晨或成自主“灭霸”

  • 我要分享:

时代财经APP记者 徐梦雅

重度依赖宝马躺赚 软骨华晨或成自主“灭霸”

自主羸弱,合资成主要利润奶牛是华晨一直以来的“软骨病”。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自主品牌、自主创新的大环境下,没有汽车企业管理经验的阎秉哲接任华晨董事长之位后,能否根治华晨自主沉疴宿疾?

净利超营收华晨或将彻底沦为外方代工厂

5月8日,全新宝马3系已在华晨宝马铁西工厂投产下线,新车将年中上市。宝马3系为BBA三大德系品牌中热度最高的三款车之一,新款车的到来或将再次助推华晨整体销量。

自与宝马合资以来,华晨迎来躺着赚钱的时代,但旗下合资和自主实力极为悬殊,留给阎秉哲的是喜忧参半。

华晨中国汽车控股(01114.HK)2018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收益43.77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下滑17.48%;毛利2.87亿元,同比增长50.87%;公司股本持有人应占溢利58.21亿元,同比增长33.02%,投资回报率高达19.7%。

重度依赖宝马躺赚 软骨华晨或成自主“灭霸”

净利高于营收,在上市车企中较为罕见,而华晨这一“躺赢”态势得益于华晨宝马。该财报称“宝马对集团纯利贡献由2017年的52.38亿元增加19.2%至2018年62.44亿元”。这也意味着,去除华晨宝马贡献的62.44亿元收益,华晨中国净亏损达到4.24亿元。

可是,“躺赢”的情况或将仅限于祁玉民那个时代。

随着合资股比被提上日程,宝马集团将在2022年以36亿欧元代价收购华晨宝马部分股权,股比将由原来的50:50变为宝马集团占75%。双积分管理办法规定,车企燃料消耗量正积分允许在关联企业间转让,但前提是持有对方股份25%及以上才算是关联企业。也就是说,股比开放后,净利和话语权被削的华晨还将帮助宝马抵抗在华抗风险。

华晨摆脱不了沦为代工厂的宿命,阎秉哲接任,等待他还将有华晨分崩离析的自主板块。

中华V6月销2台 自主品牌形同虚设

如果说财报数据给了阎秉哲海市蜃楼般的错觉,那么自主板块极为难看的销售数据或将让阎秉哲意识到华晨当前危局。

数据显示,2018年,华晨“嫡子”中华品牌的销量从2017年的10.2万辆下滑21.7%至7.9万辆;2019年1-3月,累计售出1.00万,同比暴跌65.63%,其中,首月中华V6车型月销仅2台。这次成立已有19年的品牌,其车市表现极为让人失望。

曾颇具名气的金杯品牌因连年亏损,被作价1元贱卖49%股份给雷诺后,也并未迎来转折。2018年累计销量仅为4.3万辆,同比下滑29.5%;2019年1-3月份,累计销售1.56万,同比大跌54.76%。而华颂、之诺多年来旗下分别仅拥有一款车型,销量更是惨淡,近年来也未有动作,已淡出大众视野,似有被母公司放弃之意。

另一边,得益于豪华车市场消费的持续旺盛,2018年华晨宝马销量增长20.6%至46.6万辆,国产的3系、5系、X1、1系轿车及2系旅行车之销量分别为134,600辆、146,014辆、97,418辆、41,242辆及8,503辆。此外,全新X3于从2018年6月开售以来,全年取得销量38,405辆。可以看出,在合资业绩的衬托下,其自主品牌形同虚设。